弘光科技大學112 學年度第1 學期課程綱要一覽表
科目名稱: 網路社群經營與行銷
選課號: 02331 開課班級: 日四技多遊系1年甲班
任課教師: 凃聖忠 學分/時數: 2/2 必選修: 選
課程屬性: 通識選修(通識選修) - 創新創業、科技微學程、STEM領域課程 英語授課: 否
課程簡介(至少50字以上): 一、課程簡介:本課程希望讓學生了解自媒體社群之經營與行銷的技巧與知識。由自媒體社群的特性與發展、定位與企劃、攝影與貼文、互動與行銷、團隊專業與管理、最後說明自媒體社群的法律與社會責任,依此來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經營自己的自媒體網路社群。
二、適用對象:大一學生含以上
三、學前能力:無
教學目標: 1.能以科技創新的態度,來因應網路社群之行銷與推廣
2.學生能不受性別限制,運用科技來主動關注並參與網路社群之拓展
3.學生能運用網際網路科技,與他人溝通及經營拓展網路社群
4.學生能運用整合網路科技、資訊、媒體的能力,並與專業結合
5.學生能了解網路社群的法律議題與社會責任
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並使用正版教科書(含二手書)。
指定書目: Facebook社群經營致富術,坂本翔、王美娟益譯,台灣東販,2016,以及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1.Instagram社群經營致富術,坂本翔;王美娟譯,台灣東販,2021 2.Facebook互動行銷,鄭苑鳳,博碩文化,2020 3.贏在起跑點!FB+IG+LINE社群媒體操作經營活用術,鄭苑鳳,博碩文化,2020 (請學生使用正版教科書(含二手書),勿非法影印書籍、教材,以免侵害他人著作權)
與其它科目關係: 無
與證照取得關係: 無
教學內容進度(請儘量詳細陳述各週上課的詳細內容
第 1週: (09/11-09/17) 課程進行方式說明與自媒體社群簡介
第 2週: (09/18-09/24) 第01章 社群經營概說
第 3週: (09/25-10/01) 第02章 社群經營流程
第 4週: (10/02-10/08) 第03章 企劃書、腳本
第 5週: (10/09-10/15) 第04章 社群主題規畫(一)技巧概說
第 6週: (10/16-10/22) 第05章 社群主題規畫(二)類型與效果
第 7週: (10/23-10/29) 第06章 社群拍照技巧
第 8週: (10/30-11/05) 第07章 社群攝影技巧
第 9週: (11/06-11/12) 期中考
第 10週: (11/13-11/19) 第08章 社群主播魅力
第 11週: (11/20-11/26) 第09章 社群行銷規劃(一)技巧概說
第 12週: (11/27-12/03) 第10章 社群行銷規劃(二)STP4P
第 13週: (12/04-12/10) 第11章 社群發文術(一)技巧概說
第 14週: (12/11-12/17) 第12章 社群發文術(二)四種類型
第 15週: (12/18-12/24) 第13章 社群團隊管理
第 16週: (12/25-12/31) 第14章 社群法律議題與社會責任
第 17週: (01/01-01/07) 第15章 個案研究
第 18週: (01/08-01/14) 期末考
第 19週: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考試
Office Hours(請至少填入4~8小時,且分3天。)
1.星期 ( 二 ):第 ( 2, 5 ) 節 2.星期( 三 ):第 ( 2 ) 節
3.星期 ( 四 ):第 ( 5 ) 節 4.星期( 三 ):第 ( 9 ) 節
5.星期 ( ):第 ( ) 節 6.星期( ):第 ( ) 節
7.星期 ( ):第 ( ) 節  
教師聯絡 e_mail: tsj@sunrise.hk.edu.tw
本課程之評分方法及評分比:課程計分比率分配教師得依授課實際情況斟酌調整
口頭報告: % 技術操作: % 小 考: % 平時作業: %
書面報告: % 課堂參與討論: 0 % 線上學習歷程和參與度: % 其他:作業、討論、考試 40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 實習輔導訪視教師評分: % 實習機構評分: %
其它注意事項: 1.本課程將視學生學習情形適當調整進度,2.本課程分數包含出席課程參與討論,4.學生參加與本課程相關之校外競賽得獎者,將視情形酌予加分。
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設定
 SDGs目標SDGs目標內容
Y 01.消除貧窮(No Poverty)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02.消除飢餓(Zero Hunger)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Y 03.健康與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Y 04.教育品質(Quality Education)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05.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 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06.淨水與衛生(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07.可負擔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的、永續的,及現代的能源
Y 08.就業與經濟成長(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 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09.工業、創新基礎建設(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10.減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11.永續城市(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Y 12.責任消費與生產(Responsible Consumption)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13.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14.海洋生態(Life Below Water)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15.陸地生態(Life On Land) 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 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16.和平與正義制度(Peace and Justice) 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的、負責的且包容的制度機構
Y 17.全球夥伴(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SDGs目標01.消除貧窮(No Poverty)
  知識面
  01.理解貧窮、經濟、權力、衝突、不平衡與永續發展議題間關係的複雜性。
  02.理解極端貧窮和相對貧窮的概念,並具批判性地反思隱藏在背後的文化差異性。
  03.從地方與全球的觀點進行減緩貧窮及永續發展情形的深度研究。
  04.認識貧窮的根源和影響,例如:資源和權力分配不均、殖民、衝突、自然災害引發的災難和其他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環境惡化,以及缺乏社會保障體系和措施,包含在地、全國和全球極端貧富的分佈情況。
Y 05.瞭解縮短貧富差距的策略和措施,能夠思考解決貧窮問題的辦法。
  態度面
  01.能夠提高對極端貧富的認識,並鼓勵展開對話,尋找解決方案。
  02.提升對於貧窮問題的敏感度,例如:營養不良、兒童和產婦高死亡率、犯罪和暴力。
  03.願意參與所有包容社會、經濟及政治上差異的團體,例如:血汗工廠、童工等貧窮狀況下的工作條件。
  04.面對窮人和弱勢族群應對困境時,能夠辨別有關貧窮的個人經驗和偏見,批判性地反思自身在維護全球不平等結構中的作用。
  技能面
Y 01.能規劃、實施、評估和推廣有助於減少貧窮的活動,例如:規劃一個由學生經營的公平貿易活動,在自身的消費活動中考慮到貧窮、社會正義等因素。
  02.能評估、參與和影響與在地、國內和跨國企業涉及產生和消除貧窮的管理策略有關的決策。
  03.有能力去解釋貧窮與其他經濟、社會及環境衝擊與災害的關係。
  04.應用數據收集及分析能力發展貧窮減緩策略(例如報告貧窮造成的影響)。
Y 05.面對弱勢族群所應對的困境,能提出解決方案,解決與貧窮相關的系統性問題。
  06.能參與貧窮相關議題的辯論。
  SDGs目標03.健康與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知識面
  01.瞭解健康、衛生和福祉的概念並可以進行批判性反思,包括瞭解性別平等對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性。
Y 02.熟悉健康和福祉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層面,並瞭解廣告宣傳的效果以及促進健康和福祉的策略。
  03.理解嚴重的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 以及弱勢族群和地區,在發病、疾病和過早死亡方面的情況。
  04.瞭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05.知道酒精、菸草或其他藥物成癮如何對健康和福祉造成損害。
  06.明白可促進積極的身心健康和福祉的相關預防策略,包括性健康和生殖健康資訊,以及預警和減少風險策略。
  態度面
  01.能夠與疾病患者互動, 並能同情其處境,體會其心情。
  02.能讓人們對健康生活和福祉有全面的瞭解,並能闡明其價值觀、信念和態度。
  03.承諾為自己、家人和其他人促進健康和福祉, 包括考慮在健康和社會福利領域擔任志工或從事專業工作。
  04.相信所有人都享有優質的醫療保健。
  05.公務倫理、專業價值與社會責任的態度是提供能回應需求且尊重自主的照護活動的必要條件。
  06.致力於以人為中心的醫療保健服務。
Y 07.鼓勵其他人做出有利於促進所有人的健康和福祉的決定並行動。
  技能面
Y 01.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健康。
  02.具備在跨領域團隊間合作與有效地合作的技能,以及對健康與公共衛生的社會決定因素的認知。
  03.提倡減少危險行為的態度與技能。
  04.具備創新醫療保健與生物醫學研究的能力。
  05. 能夠為自己、家人和其他人規劃、實施、評估促進良好健康和福祉的策略。
Y 06.進行研究支持健康與福祉的改善(例如開發保健食品)與加強研究提案。
  07.能應用知識與理解如何推廣積極生活(例如設計、實踐與評估融合式體能活動)。
  SDGs目標04.教育品質(Quality Education)
  知識面
  01.瞭解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機會(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作為永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旨在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方面的重要作用。
  02.瞭解文化為實現永續發展中的關鍵要素。
  03.教育為基本人權,亦為保障其他權利實現的基礎。
  04.認識到教育是一項公益事業,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不僅是一項基本人權,而是保障實現其他權利的基礎。
  05.其在獲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情況,特別是孩童以及偏鄉地區,並瞭解缺乏平等獲得優質教育和終身學習機會的原因。
  06.能力本位課程與學習成果評量。
  07.教育的治理與管理。
  08.與兒童有關的生活與活動:家長與教師的成長與發展計畫。
  09.與提高早期兒童照護人力的能力有關的教育訓練。
  態度面
  01.能認識到教育的內在價值,並能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分析和確定自身的學習需求。
Y 02.理解自身的技能對於改善自己的生活,特別是就業和創業的重要性。
  03.提升與重視教育的社會利益。
  04.透過參與式的方法鼓勵其他人並增強其能力,以要求獲得並利用學習機會(意識到包容性的價值)。
  05.從學習過程能夠親自參與永續發展教育。
  06.提高對全民接受優質教育、以人為本的全面教育辦法、永續發展教育及相關辦法的重要性認識。
  07.將早期兒童照護與教育視為終身學習的起點。
  08.賦予幼稚園教師與母親權力,尤其是來自服務功能不足的家庭。
  技能面
  01.終生都能利用一切機會來完善自己的教育,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促進永續發展。
  02.有助於在不同層面促進和落實全民優質教育、永續發展教育以及相關辦法。
  03.能夠適時公開要求和支持制定旨在促進以下方面的政策:自由、公平和優質的全民教育、永續發展教育和相關辦法以及安全、無障礙和包容的教育措施。促進增強青少年的能力與教育中的性別平等。
  04.應用知識為學齡前兒童與小學生創造適合不同年齡的學習環境。
  SDGs目標08.就業與經濟成長(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知識面
  01.理解持續、包容和永續的經濟成長的概念;了解在不斷變遷的環境中所需對應的工作技能與商業原則。
  02.充分的瞭解工作,瞭解替代性經濟模式和指標,熟悉世界各地和各國按部門分列的正規就業、非正規就業和失業的分佈情況,並瞭解尤其容易受到失業影響的社會族群。
  03.瞭解就業和經濟成長之間的關係,並瞭解勞動力成長或能夠替代人力工作的新技術等其他調節因素。認識到勞動者的低收入和薪資下降與管理者和老闆或股東的高收入和利潤,是導致不平等、貧窮和動亂的原因。
Y 04.學習創新、創業和新創造就業如何促進良好工作和永續發展型經濟,如何避免經濟成長帶來自然災害和環境惡化。
  05.結構原因、包括性別平等、父權規範、價值觀和實務作法不把婦女視為個體權利持有者、工作者和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參與者。
  態度面
  01.認知作為全球公民,能夠批判性地討論經濟模式以及關於經濟和社會的未來願景,並在公共領域辦理宣傳,例如經濟對人類福祉的貢獻,以及失業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
  02.金融體系的概念和現象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替代經濟模型和指標、勞動力市場的不平等、正規和非正規勞動、勞動權利等相關概念的認識。
  03.認識環境與經濟(成功的勞動者)的韌性。
  04.學習者能夠與他人協作,要求政治家和雇主提供合理工資、實行同工同酬,實現勞動權利。合作解決問題和學習。
Y 05.識別自己的個人權利,並明確自身需求以及與工作相關的價值觀。根據對自身能力和背景的分析,設想自己的經濟生活和計畫。
  06.重視社會中的所有角色。認識到自己的消費如何在全球經濟中影響別人的工作條件,做出道德選擇並採取行動以確保農村(婦女)獲得、擁有和控制生計。
  技能面
  01.具備永續觀點的理財技能,能夠參與關於永續、包容的經濟和良好工作的新願景和模式。
  02.資源的經濟利用,有能力回應社會變遷。
Y 03.規劃和實施創業專案。制定標準,並作出負責任的消費選擇,確保所消費的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剝削,以此支持公平的工作環境,努力避免生產過程造成自然災害加劇和環境惡化。
  04.發展經濟中的性別平等,以及護理工作的(經濟)價值。
Y 05.能夠闡釋和評估各種想法,促進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創新(社會)、創業、新技術和地方經濟促進永續發展。
  06.找出勞動不平等的根源。發展勞工移民指標,包括移民與國民之間的工資差距。具備評估貧困、排斥和未參與勞動世界的青少年有關的風險的能力。
  SDGs目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Responsible Consumption)
  知識面
  01.瞭解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如何影響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理解生產模式、消費模式和價值系統,並知道生產與消費的相互關聯,包含供給與需求、毒物、二氧化碳排放、廢棄物的產生、健康、工作條件、貧窮等。
  02.廢棄物減量方法與技術、保護與健康生態系統、降低生態足跡。
  03.循環經濟:再製造、修復、再利用、回收(包括利用回收材料設計產品)。
Y 04.理解不同行為者在生產和消費中的作用、權利和義務(媒體和廣告業、企業、市政當局、立法、消費者等)。
  05.認識永續生產和消費的策略和作法,並理解為實現永續生產和消費而必須展開的制度改革,以及採取的折衷與妥協。
  態度面
  01.推動改變更廣泛的消費模式,並提出非永續的消費選擇。
  02.提高對負責任消費主義的意識,包含考慮到與環境有關的因素(例如商品的開發/生產,產品/服務的環境影響/能源效率)。
  03.能夠區分需求和願望,並參照自然界、其他人民、文化和國家以及後代子孫的需求,反思自己的個人消費行為。
  04.推動企業與政府的綠化。
Y 05.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對自己的個人行為產生環境和社會影響負責任,並鼓勵他人從事永續消費和生產作法,且就永續的生產和消費作法的必要性進行交流溝通,設想自己與未來世代的永續生活方式。
  技能面
  01.能促進資源回收與再利用的產品先期設計技能。
  02.思考永續的生活方式和多樣化的永續生產與消費做法。
Y 03.能分析不同產品與消費者選擇相關的生態足跡。
  04.能夠利用現行永續性標準,規劃、實施和評估與消費有關的活動,並參與和影響政府部門採購有關決策,要求政府部門、企業尊重人與地球。
  SDGs目標17.全球夥伴(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知識面
Y 01.在授課規劃上,能確認國家教育目標,使開發中國家政府與發展合作提供單位,雙方能進行有效發展的合作。
  02.建立監控與評估高級官員、技術專家、地方政府與非參與執行的利益關係人進行審查的過程與面臨瓶頸所提供的知識、概念並熟悉相關案例訓練。
Y 03.提供相關訓練讓大學產出的知識與社區共享,並促進彼此共同發展的介入作為與實務作法。
  04.培育對建立集體所有制(collective ownership)以鼓勵參與及共享領導權的認識。
  05.了解夥伴關係、可課責性與利害關係人參與的治理模式。
  06.研發知識庫讓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彼此建立合作與信任。
  態度面
  01.培養並分段式分享與傳遞知識、科技及技術支持。
Y 02.傳授新科技的優勢,特別是資訊與傳播科技。
  03.建立跨部門與行動者間的橫向合作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的關鍵基礎概念。
  04.研究社會變遷實務,發展夥伴關係與促進參與的相關議題。
  05.模擬擴大合作夥伴關係活動,以增強其影響力並評估其影響力之規模。
  06.模擬建立有利的環境,並研發有效的夥伴關係。
  07.學習促進知識的流動、處理、發展與分享的管理模式。
  08.培育判斷數據的價值,及成為有力的工具,更進一步能對應比較與學習夥伴的經驗相關之決策。
  技能面
  01.了解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貸款合約、整合影響評估(IIAs)、追溯條款調整(Retroactive Terms Adjustment, RTA)等。
Y 02.習得動員與分享知識、專業知識、科技及財務資源,促進永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
  03.理解稅收及財政負擔。
  04.了解全國場域產出的知識及現有之嘉惠社群。
  05.培育檢視夥伴策略及結構的能力,並能把握新應用的關鍵機會。
  06.學習建立並推動跨部門的共同議程。
  07.學習運用知識進行政策抉擇,以利清楚知道發展項目的優先順序。
  08.透過同儕互評與自我評估以覺察學習瓶頸。

 

 FM-10490-B67
表單修訂日期:108.07.01
保存期限:1年